央妈“摸排”!国内能一次拿出40万元的家庭,有多少?你想不到
都知道,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储蓄大国,早在多年前,老美还在向全球宣扬他们的“超前消费”之时,咱们的储蓄率就已经远超国际标准水平。
特别是这些年,因为国内经济快速增长,房价又不断走高,很多人也跟着富裕了起来。
从统计的数据可见,目前,全国共计有超4.9亿家庭,而且平均家庭总资产也都超过了300万元,相当于14亿人口当中,绝大多数家庭都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。
不过,这个只是表面的数据,真实情况却与大家想象的完全不同。
从城镇住房拥有率高达96%,住房在家庭总资产的占比同样高达77%可见,表面上,绝大多数人财富数百万,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“负数”,即都是购房后欠下的房贷。
而在房贷还没有全部还清之前,显然,价值数百万财富的房子,并不能完全算是购房者的,就单从这一点来看,家庭资产真正能实现超300万的,少得可怜。
绝大多数拥有百万财富的城镇家庭,实际资财富都是“负数”,那么,中国能一次性拿出40万元的家庭,究竟有多少呢?
关于这个问题,之前,央妈曾经做过一次摸排,结果是:99.63%的人,银行存款小于50万!
这个结果着实有些出乎意料!
99.63%的人银行存款小于50万,就相当于只有0.37%的人存款超过了50万,以14亿人口来计算,等于个人存款超50万的人,总共也不过就500万人左右。
如果按照目前居民的存款总量来计算,大约111万亿的存款总额,相当于绝大多数存款,都在这500万人囊中。
(这里插一句:记得之前,某银行说我国是2%的人拥有了98%的人的财富,今天一算才发现,极大可能是0.2%的人,拥有98.8%的人的财富。)
而如果要算一次性拿出40万的人数,大概占比不足1%,顶多0.7-0.8%之间,相当于不超过1200万人。
央妈“摸排”!国内能一次拿出40万元的家庭,有多少
之前官方有数据显示,我国城镇住房拥有率高达96%,4成家庭拥有两套甚至更多房产,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,相当于我国目前已实现超半数人口名下资产百万,可为啥能一次性拿出40万现金的家庭,却还不足14亿人口中的1/100呢?
几个原因:
其一,收入不高、开支不少
关于收入,咱们先看一组数据:
2021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,计算到每月,相当于只有2927.4元。而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,等于月均收是3951元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,等于月均收入是1577.6元。
由此可见,国内老百姓的收入其实并不高,绝大多数人的收入都在3-7000元之间。
但是,与收入形成对比的是,这些年,国内物价却是年年上调。其他不说,就说说房子,十年前绝大多数县城房价还只有几千,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县城房价实现过万一平。这么低的收入,如此高的消费,老百姓想要存够40万,何其之难!
其二,钱都存在房子上了
这些年,房价居高不下,老百姓为了城镇买一套房子,不仅要掏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付首付,每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得拿来供房,而且,这种情况还得持续几十年时间。
而这种情况下,人们每月还得留余支付教育、医疗等各项费用,最后能存下的钱,更是少得可怜。拿大疫三年后的当下很多家庭来看,能实现收支平衡、不再借钱维持日常生活已是万幸,更别说存钱。
其三,借钱消费成习惯
这些年,咱们老百姓和老外确实学习了不少西洋玩意,节假日那些就不说了,就单负债消费、提前消费这思维,咱们很多年轻人都学了不少。
比如,据统计,我国目前总计有1.75亿90后,有近90%的90后负债消费,而且人均负债金额甚至达到了12.7万元。
由此可见,资不抵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更别说存钱。
|